當前位置:HEHAGAME三國殺專區 >> 綜合經驗 >> 正文
玩家閒談 三國殺動態價值體系論
發佈時間:2012年04月13日 13:49:16    作者:開心遊戲網    人氣:8811    進入討論區

  筆者玩三國殺所看的第一篇攻略便是蒙太奇的《三國殺價值體系理論》,毫不誇張的說,這篇文章是三國殺的一座里程碑,它將三國殺這款遊戲帶向了理論時代,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篇文章的啟迪,我們對三國殺的理解能否有今天這麼透徹。

  然而在1血=2牌的價值體系下還有很多事實還是解釋不了,比如身為轉化系的關羽甘寧的技能看上去是0增益的,卻可以發揮十分大的作用,再比如黃蓋苦肉技能也是0增益的,然而拿到連弩的黃蓋卻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,甚至可以直接決定比賽的勝負。還有很多例子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,這些例子用1血=2牌的理論都是無法給出很好的解釋的。

  後來又看了許多關於三國殺價值體系理論的修正,還是沒有提到本質的問題,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,只是在原有的理論上縫縫補補。

  筆者一直有一個疑問,為什麼是1血=2牌,而不是3牌或者4牌,這個值是怎麼得到的,經驗?還是精確的計算?至今沒有人給出答案。然而筆者看到了另外一個事實,那就是殺閃的比例恰好是2比1(30:15),難道這只是巧合麼。

  由於殺和閃的比例如此,從概率上來看,期望是2張殺可以殺掉對方1血,由於殺是牌堆中的主要傷害來源,所以1血的價值與2張殺的價值相同?!

  實際上血和牌的換算比是和108(106)張牌的結構相關的,也就是說當牌堆的結構發生變化的時候,價值體系也相應的變化。舉個例子說,在現在的環境下 1血=2牌,3控能打過絕情,當加入軍爭之後,牌的結構發生變化,價值體系也變化,也許3控就打不過絕情了(純屬虛構,舉個例子而已)。

  也就是說當殺越多的時候,殺掉對方一血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小。反之當閃越多的時候,殺掉對方一血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大。

  如果我們假設1血=N牌。

  便可以得出第一個公式:當牌堆中殺相對於閃增加時,N值減小(一般來說不斷趨近於1);

  反之當閃相對於殺增加時,N值增大;當殺閃比為2比1時,N=2。

 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讓1血=2牌成立,是有約束條件的,那麼第一個約束條件就是:武將無特殊技能,即為白板武將(無法改變牌堆2比1的殺閃比)。

  也許這個公式很難理解,那麼讓我們看一個例子:

  關羽,紅牌當殺,關羽相當於在自己回合內增加了牌堆殺的數量,也就是將N值減小,相對於白板武將的1血=2牌,關羽的N值小於2,造成一點傷害省出來的(2-N)牌便是關羽在回合內創造的價值,甘寧同理(改變牌堆中過拆的比例)。

  再看一下甄姬的技能,在回合外增加閃的數量,N值增大,(別人想殺掉甄姬的血就要用更多的牌),相對於白板武將甄姬的N值大於2,對方多用出來的(N-2)張牌便是甄姬在回合外創造的價值。

  在這裡筆者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沒有解決,在提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做2個假設

  假設一:殺和閃的價值相同

  假設二:價值不會憑空產生

  在上述假設成立前提下,我們看一下,我們每次出殺只有2種可能

  可能一:對方出閃

  可能二:對方不出閃,掉血

  也就是說 1殺=1閃 or 1血,如果一殺與1閃的價值相同的話,因為價值不會憑空產生,那麼一殺和1血的價值也應該相同。

  於是,在原有的 1血=2牌的價值體系下又解釋不通了。

  在三國殺中有這樣一條被人們熟知的規則:每回合只能出一張殺(張飛除外)。

  所以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浮動價值點,也就是出殺的機會,我們把這個每回合出殺的機會看做是有價值的,可以將這個價值叫做「行動價值」,而這個價值是浮動的(有可能實現,有可能消失),並且這點行動價值大概相當於一張牌的價值,如果沒出殺或者殺被閃掉,這個價值沒有實現,如果成功殺掉對方血,則這 1點價值被實現.

  所以我們得出第二個公式:出殺的機會是有價值的,每個武將每回合擁有1點行動價值(出殺的機會),行動價值大概相當於一張牌的價值,若不出殺,或者出殺被閃掉,行動價值消失,若成功殺掉對方血,浮動價值實現

  1殺+1點行動價值=1血,便符合了1血=2牌的價值體系,於是我們也就找到了1血=2牌的第二個約束條件:每回合只能出一張殺。

  同時得出第三個公式: 1血=2牌的約束條件: 條件1:每回合只能出一張殺

  條件2:武將沒有特殊技能,即為白板武將

 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黃蓋的例子了:

  黃蓋苦肉,在正常環境下 1血=2牌,為0收益,但是一旦出連弩,行動價值急劇增加,於是黃蓋可以實現的行動價值也相應增加,黃蓋最後實現的行動價值,便是黃蓋出連弩後的武將價值。

  當然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解釋方法,出連弩之後,1血=2牌的價值體系被打破,1血=N牌,N減小趨近於1,可以看做1血=1牌,黃蓋1血換2牌,每苦一下創造1點價值

  便於大家理解,筆者再舉一個張飛的例子:

  張飛咆哮,在回合內可多次出殺,所以張飛每擁有1張殺,便多擁有一點行動價值。這看上去很誘人,然而在正常環境下,每回合抓到殺個數的期望大概是0。6,也就是說張飛每回合多出的行動價值也就只有0。6,所以起手的4張牌對於張飛很重要,這4張牌中附帶的浮動價值才是張飛真正威猛的原因。

  由於浮動價值這個概念難以理解,筆者多舉一個曹仁的例子:

  曹仁,據守,在原有的1血=2牌的理論下,曹仁無腦據守也至少可以每2回合創造1點牌差,不應該如此之廢。但是在新的理論裡,也就是說每個武將每回合都有一點浮動價值,而曹仁據守則是用這點浮動價值換的一張牌,所以相當於沒有增益。至於該怎麼用好曹仁,我想大家都應該明白了,就是當無法將浮動價值實現的情況下選擇據守,用無法實現的浮動價值換一張牌,才會有1張牌差。

  由於正常武將的行動價值只有一點,而大部分牌(殺,閃,酒)都是為這點行動價值服務的,由於有這點行動價值的限制,並且回合結束之後需要棄牌,我們可以看出,抓更多的牌也是無益的。

 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第四個公式:在無連弩的情況下,單回合內,抓的牌越多,每張牌的價值越小(張飛除外)。但是總價值是遞增的。

  舉個例子,每回合抓2張牌的武將,每張牌的價值,要高於每回合抓4張牌的武將的每張牌的價值,但是4張牌的總價值一定是高於2張牌的總價值的。

  最後總結一下筆者提出的四個公式:

  公式一:如果我們假設1血=N牌,當牌堆中殺相對於閃增加時,N值減小(一般來說不斷趨近於1),反之當閃相對於殺增加時,N值增大,當殺閃比為2比1時,N=2。。

  公式二:出殺的機會是有價值的,每個武將每回合擁有1點行動價值(出殺的機會),行動價值大概相當於一張牌的價值,若不出殺,或者出殺被閃掉,行動價值消失,若成功殺掉對方血,行動價值實現。

  公式三:1血=2牌有3個約束條件: 條件1:每回合只能出一張殺

  條件2:武將沒有特殊技能,即為白板武將

  條件3:回合結束之後需要棄牌

  公式四:在無連弩的情況下,單回合內,抓的牌越多,每張牌的價值越小(張飛除外)。但是總價值是遞增的。

0
0
0
0
0
0

超贊

期待

支持

很瞎

翻桌

懷疑
0